中文
English
日本語
首頁
>
憩頭趣點
> 東嶽殿
分享至
依關鍵字
依主題
全部
濱海漁鹽觀光
台86線觀光
府城觀光
農村溫泉觀光
平原埤塘觀光
後花園山區觀光
依區域
全部
學甲區
北門區
將軍區
七股區
安南區
南區
關廟區
仁德區
歸仁區
龍崎區
中西區
安平區
東區
北區
後壁區
白河區
鹽水區
東山區
新營區
官田區
麻豆區
柳營區
六甲區
下營區
善化區
新市區
西港區
佳里區
永康區
山上區
玉井區
大內區
南化區
楠西區
新化區
左鎮區
依類型
全部
美食
住宿
伴手禮
手作體驗
文化
觀光景點
其他
全部
小吃
餐館
咖啡、茶、飲品
甜點&零嘴
飯店
民宿
文創商品
美食
手作體驗
傳統文化
藝廊空間
其他
觀光工廠
風景名勝
其他
搜尋
關注怎麼玩
東嶽殿
臺南市中西區民權路一段110號
886-6-2202322
https://www.facebook.com/pages/台南東嶽殿/214324478578954
景點簡介
東嶽殿主祀東嶽大蒂,又稱東嶽泰山天齊仁聖大帝,簡稱天齊王,另稱東嶽泰山神或泰山府君。因東嶽即泰山,相傳東嶽大帝就是職司泰山,權掌人間的福、祿、壽,懲惡罰奸,為陰陽十殿明王的首席,也是陰司地府的主神,所以東嶽大帝對作奸犯科、做惡多端的人都能明察秋毫、賞罰分明,深得民心,因而每逢嶽帝誕辰的十日初一日,民間都虔誠膜拜,熱鬧慶祝。臺南東嶽殿又稱東嶽廟或嶽帝廟,創建於明永曆二十七年(西元1673年),位於當時的府城東安坊附近。歷年來經過多次修建,直到昭和十七年(西元1942年),日本人因開闢道路,將鐘鼓樓及三川門拆除,門前石獅座也被移走,廟貌改變甚多。一九七九年,再因拓寬廟前建國路為十五尺道路,拜殿又被拆除,廟門也被迫移到騎樓邊,正殿緊臨喧囂的道路,與原來有寬廣的廟埕相比,真是天壤之別。
歷史沿革
東嶽殿,俗稱嶽帝廟,祀東嶽泰山之神,為第三級古蹟之一,也是臺灣奉祀東嶽大帝,即俗稱嶽帝爺的第一座廟宇。明永曆27年(西元1673年)建於城隍廟之南,日治時期後成為商業住宅區之一部分。為人死後,需先往東嶽大帝處報到,再視功過定奪,清嘉慶14年(西元1809年)於廟前增建鐘鼓樓,後日昭和17年(西元1942年)因開闢道路拆除。
關於我們
憩頭趣點
憩頭人帶路
旅遊特色下載
我們的故事
Facebook
會員中心
加入一起玩
登入一起玩
關注怎麼玩
我都怎麼玩
店家專區
店家加入
店家登入
Q&A
常見問題
聯絡我們
跨路網資訊
台灣航空資訊
台南市公車資訊
台鐵火車時刻表
台灣高鐵時刻表
網路使用條款
政府網站資料開放宣告
隱私權聲明